理損壞部位的方法是經驗、知識、技能、判斷以及道德準則的綜合體'.古l日展柜的收藏者、博物館館長以及修復師,在對物品處理方法的選擇司都應該提供意見和看法,以達成合理的處理方案。然而,最后還是取決 ,;多復師在實踐工作中遇到的真實情況及積累的工作經驗,如材料的選擇, ji工的靈巧,以及對歷史、藝術的理解、美感與質感的估量等。古舊文物展柜在將來修復好后所擔任的角色一旦確定, 就可以根據保護和修復的指導原則,考慮優先順序,來決定這件展柜應該如何來進行修復。
修復的四種類別如下:第一,修復到假設的原始狀態;第二,加入新材料,或者和老材料混合起來,或者用新的材料來代替(可以是暫時的,也可以是永久的)損壞的或丟失的老材料;第三,只處理原始的材料;第四,將干預限制到僅僅是調研和記錄。這些類別很難嚴格區分,也并不相互排斥, 許多修復的措施涉及所有的類型 。 這些細微的改變和每種干預形式的結合往往在展柜的保護和修復中形成最完美的實踐結果 。 修復措施中的記錄也是非常重要的。將技藝和文化信息一起記錄下來,決定處理方案的過程會更加透明,從而為將來在專業技術領域的核查做好充分的準備。作為展柜修復師, 還應對古舊文物展柜的保養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議。
以前中國古舊文物展柜的修復方法是: 拆散展柜一熱堿水刷洗一修補殘件一重組一上膠一包lu一打磨一補色上色一始拋光0顯然,這是從功能的角度出發修理展柜,而不是修復文物展柜。修復和修理不是同一個概念,它們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區別。修理是從功能的角度,將展柜修整好,使它變得好用, 不須尊重它的原貌, 而修復展柜是想盡一切辦法將展柜盡可能恢復到原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