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喬治式展柜包括安妮女王式、喬治式和齊彭代爾式。但是這些展柜風格和對應的室內裝飾的風格,并不嚴格地限定在這些時期,其意義只是表明它們是這一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最流行的,這些風格的特點可能在前一個歷史時期已經出現,或者是延續到后一個歷史時期。例如,安妮女王式的風格特點就與喬治一世時期的相重疊。
在17世紀后期巴洛克風格之后,安妮女王風格在展柜設計中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18世紀早期的安妮女王式展柜與前一時期過于精工細作的做法相比,其特點是優雅,但比較拘謹。它由出色的工匠制作,風格鮮明,用胡桃木制作,比例勻稱。
喬治式展柜有兩條主線,一是基本上以安妮女王式的造型為主,但是有更多的裝飾 ;二是建筑師設計的展柜是與室內裝飾和相配套的。由于這些展柜主要是為有錢的上層人士的居所專門設計的,所以它們并沒有對展柜的潮流造成什么影響。威廉·肯特是為這些有錢人服務的設計師之一。關于肯特的設計活動,沃波爾曾這樣評論:“肯特對裝飾有卓越的品味,就像為其他幾個人專門所做的那樣,霍頓的大多數展柜是他設計的。雖然裝飾高雅,但是它們常常是無法形容的厚重。他設計的壁爐架,雖然是模仿瓊斯的,但比瓊斯的要輕巧些,不過還是常常太厚重,他始終在展柜中引進三角形(或弧形)的檐飾和門上方與房間里的建筑裝飾,不成比例而且笨重……”肯特把在室內裝飾和景觀上的設計理念用到展柜上,他對深景十分感興趣,因此他主張展柜在室內空間里要成為焦點,其他部分則是它們的襯托。
從18世紀40年代起,人們對巴羅克風格展柜的興趣開始衰退,而開始熱衷于路易十五風格,這一過渡時期的英國風格被稱為喬治式。這種設計風格較為自由,它與18世紀初期處于統治地位的古典理念背道而馳。18世紀40年代英國出版的圖集對模仿洛可可風格起到了指導作用。出版物及時地把洛可可風格的各種形態介紹進來,1744年和1746年,馬蒂亞斯·洛克出版了《六種壁燭臺》和《六種桌子》,更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洛可可風格的了解,這些書籍表現了對洛可可風格中裝飾和造型相互間關系的欣賞,也表示了對洛可可風格的自由創作手法的認可。1742年,蘭利出版了《哥特建筑的改進》,書中描繪了哥特式的壁爐架,哥特式第一次對室內裝飾產生影響,后來又影響到展柜設計。浪漫的和自然主義的手法開始在作品中出現。浪漫主義的手法圍繞著情感表達和自由表現展開,而自然主義的手法則注重以非規則的形態來表現布局。自然主義的表現之一是被稱為chinoiserie的東方裝飾圖案,在馬蒂亞斯·洛克1752年出版的《裝飾新書》中作了淋漓盡致的表述,該書中對壁爐架、鏡子、和桌子都采用了這種圖案裝飾。到18世紀中葉,設計師們普遍認同了洛可可風格中的獨特性、原創性和自由主義的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