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法國的君主集權制,英國有國王和議會,兩者之間一旦發(fā)生矛盾就極易引起戰(zhàn)爭。另外,在1455年發(fā)生的內(nèi)戰(zhàn),即玫瑰戰(zhàn)爭,是圍繞蘭開斯特和約克兩大王族的內(nèi)戰(zhàn)。1485年隨著玫瑰戰(zhàn)爭的結束,封建制度也結束了,帶來了新的安全和繁榮。都鐸王朝時期(1485-1603)反映了英國、德國和荷蘭之間緊密的文化聯(lián)系。
中世紀的大廳,往往在中心位置放置壁爐,后來演變成墻面有嵌板和掛毯的長長的回廊。展柜種類更為豐富,各種各樣的餐桌、椅子、碗柜在大廳中隨處可見。都鐸早期即16世紀上半葉的展柜大多數(shù)是框架嵌板結構;用蠟和油裝飾;襯墊物僅使用在床和寢具上,木質(zhì)座椅座面僅使用很薄的織物坐墊。英國建筑的顯著特征(如都鐸拱頂和都鐸玫瑰圖案)也被運用到展柜裝飾中。意大利對亨利八世時的英國文藝復興展柜影響非常深刻。事實上,這種影響看起來像是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附加到了英國中世紀展柜上。有一些展柜,造型是意大利式的,如X框架椅子,但其頂部有時會雕刻獎章,也叫作羅曼尼式雕刻。意大利的影響主要在建筑方面,并且一直持續(xù)到17世紀。英格· 瓊斯(1573-1652)——帕拉迪奧的跟隨者是嚴謹?shù)墓诺渲髁x風格的使用者。瓊斯在17世紀早期訪問過意大利,并得到了帕拉迪奧的原始畫稿,也就是這些原稿成了英國18世紀早期的帕拉迪奧運動的基礎。
不僅僅是意大利,德國、荷蘭和佛蘭德斯對英國展柜的影響也很明顯。工匠從佛蘭德斯和荷蘭來到英國;圖書為英國借鑒德國和佛蘭德斯的設計和圖案提供了方便;展柜也從政洲大陸上引進。16世紀下半葉的伊麗莎白式風格,尤其受到了佛蘭德斯式元素的影響。通過在椅腿和桌腿上的球根狀回轉(zhuǎn)體進行裝飾,添加精美雕刻,使其更加具有英式風格的特征。這一時期的典型裝飾是輪廓清晰的蜜瓜形球狀支柱,是參考橡實車枳飾和其他車工及雕刻特征而來。
不是所有的展柜都依靠雕刻。板形靠背椅由橡木制成,背板為一整塊嵌板。另一種并不常見但獨具特色的椅子,被稱為展柜史上的 “皇帝椅” ,完全由紡錘形車旋構件組成。隨著人們財富的積累,伊麗莎白式的創(chuàng)新集中在了儲藏類展柜上。原來的椅子,增加了扶手和靠背之后,變成了現(xiàn)在的高背長椅,并且上面還添加了布紋雕刻裝飾。碗櫥原來只是在里面擱一塊簡單的平板,上面放杯子,現(xiàn)在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盡管是敞開的樣式,但具有厚重雕刻的傳統(tǒng)陳列柜,更多的作用是展示自身或用來展示藝術品;當?shù)讓娱T閉合時,它就成為了存放亞麻制品的裝飾櫥。除了雕刻之外,鑲嵌工藝也經(jīng)常用來裝飾箱體,比如極其容易辦認的無雙本箱。它上面的鑲嵌細工板融合了與亨利八世的無雙宮一樣的建筑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