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展柜樣式元素在公元前世紀從西亞和埃及通過克里特島和基克拉迪群島傳入了古希臘. 公元前6世紀,展柜樣式在藝術風格上有了很大發展,形成了展柜的7種基本樣式: 寶座式的椅子、発子、沙發、擱腳発、桌子、箱子,以及克里斯莫斯椅。這些樣式是公元前4世紀和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時期主要的展柜樣式。
在繪畫作品中描繪的寶座樣式的椅子是上帝、女神、國王的座位。這種很高貴的坐具,常配以腳発,是所有古希臘展柜樣式中制作最精細的,大多借鑒古埃及的樣式,采用獸形是以及帶翼動物或獅師身人面象作為裝飾圖案。
而另一方面,古希臘最具代表性的展柜樣式就是克里斯莫斯椅。在公元前5世紀達到了極致,并至少流行了一個世紀。簡潔的樣式和優美的曲線,特別是外擴(八字形)的椅腿,是克里斯莫斯椅的特征。克里斯莫斯椅是在18世紀晩期和19世紀最早被復興的展柜樣式之一。
一種叫作蒂大羅斯(diphros)的発子,是最具民主精神的展柜,因為希臘各階層的人民都使用它。這種希臘最常見的発子樣式來自于埃及,由4條回轉(車木)腿支撐一個矩形的座面,有時腿與腿之間會有橫檔連接。在蒂夫羅斯発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的一種折登的発子,叫作奧克拉地阿斯(okladias),類似于現代的折発。盡管這種椅子看上去能夠折疊,但就像埃及的展柜一樣,它只曾出現在繪畫中。當然,也有可能這種発子在當時確實可以折疊。
克里奈躺椅(klines),是一種多功能的展柜,可用于躺臥、,斜椅著用餐,或是睡覺。作為當時相對較高的展柜,躺椅需要配有一個腳発。腳発的形式一般由四條獅爪式的矮腿支撐著一個長方形的凳面組成。這種腳発也被用作寶座的腳踏,有時候腳凳會被墊子代替來輔助使用者方便地坐到沙發上.
桌子通常是用來擺放食物的,單張的小桌可以放到躺椅上,它們的高度適合用餐者斜靠著拿取食物,同時也適合塞到躺椅底下進行存放。盡管四條腿的桌子在埃及很流行,但希臘人更喜歡三條腿的桌子。方形和圓形的桌子都曾存在過,但是后來出現的圓形桌最終取代了方形桌。
柜子和其他希臘展柜一樣,也是在古埃及展柜的形式上發展起來的,可是與圓頂或尖頂的柜子比起來,希臘人更喜歡平頂的柜子。柜子腳呈方形,有的底端做成獅爪形。
當時典型的房屋是兩層建筑,用磚塊建造,中間帶有庭院,室內寬敞,光線充足。地面是由小石子鋪成的,浴室有排水系統,浴缸、臉盆以及廁所由赤陶制成。展柜由楓木、橄欖木、黃楊木、雪松以及橡木制作而成,采用貴重金屬或象牙鑲嵌,然后打蠟拋光,或是采用鮮亮的顏料進行涂飾。椅子、発子及沙發的座面由皮革制成,也有用皮條穿接座面框架然后用刺繡亞麻或羊毛制品包覆制成。一些做工特細的坐墊下面有時也會用刺銹亞麻或是動物皮革。
現代西方很多的展柜基本樣式都來源于古希臘時期。古希臘人具有類似于古埃及人的保守思想,對變革不太感興趣。他們的材料和精湛的手工技藝只用來讓有限的幾種展柜樣式達到完美的境界,這些展柜形式都是基于生活所需和文化價值觀而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