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市場的低迷或將因政府的一紙新規帶來改變。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的 《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 (以下簡稱 “新國標”)將于8月1日起正式實施。
此前的紅木家具標準已經執行11年,很多標準并不明確。新國標主要包含了紅木家具的范圍、術語和定義、要求、質量明示、試驗方法等十項內容,并首次對紅木家具的定義進行了明確和規范,并規定了以產品主要使用木材的樹種名稱來命名和標識紅木家具。值得注意的是,新國標還明確規定每件紅木家具必須配一張 “出生紙”《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明示卡》,卡上的內容至少包括產品執行標準、產品分類、產品名稱、產品型號、規格、生產日期、產品主要用材、產品涂飾與裝飾工藝、產品保修和產品交付方信息(生產企業或經銷商)。
這一規定對購買紅木家具的消費者來說,一旦發現自己購買的紅木家具“貨不對板”,可把《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明示卡》作為申訴和索賠的證據。對于魚龍混雜的紅木家具市場來說,無疑對于重振消費者的信心將起到推動作用。
另外,中國紅木材料基本依賴進口,而國際紅木材料的價格并未下跌。比如老撾、越南等紅木原產地的價格不但沒降,關稅還一直上調,原材料成本實際上是增加的。很多商家現在賣的都是庫存,等到庫存賣光了,肯定要進貨,到時價格自然就會漲上來。生產和流通成本的上升,也令紅木家具行業頂多只能在短期內降價。